或许不是年味淡了
来得很快。放假已经一个多月了,大年三十也近在眼前。每到过年,总会有人感慨,没有年味了、不像过年了。我们印象中的年味是什么?家门口放鞭炮、放烟花,长辈给你压岁钱,大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饭,看春晚,等待新年到来……的确如此,人人穿着新衣服,红色喜庆,脸上洋溢着笑容。但是仔细想想,现在过年不也是这样吗?照常有烟花、有年夜饭、有老人们喜欢看的春晚,只不过长大了的我们没有了压岁钱,反而成了应该给父母压岁钱的人。
年味在消失吗?我觉得并没有。只是因为我们在长大。
或许不是年味淡了,而是过年开心的,不再是我们这代人了。小时候的我们经常渴望着过年,有寒假、有红包,现在的小孩子一样也是这么期待和渴望,同样有红包和寒假,在他们眼里,这就是他们希望的期盼的过年,即小孩子们的年味。
我们渐渐长大,我们越发明白过年不仅仅是压岁钱和春晚,它代表着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开始,代表着人们告别过去迎接明天。我们渐渐明白,过年是可以让家人团聚在一起的时刻,是人人珍惜的时刻,在外工作的人也会在这一天回到家,与自己的家人一起吃年夜饭。这一切其实都是团圆的象征,是流传了上千年的传统文化与习俗,代表着我们中国人的美好愿望。当我们不再期待父母给我们的压岁钱,不再期待美丽的新衣服,而是新年期间准时回到家人身边,陪在家人左右,一起吃年夜饭,我们或许就真正觉得年味来了,过年的氛围回来了。
因为疫情原因,许许多多在外工作的人不能回到家乡过年,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件令人难过又无可奈何的事,过年的传统就是这样,在团聚的时候少了自己,心里难免会有难过,这也是前段时间政策出来之后引发热议的原因。
此时此刻,看到这篇文章的你,若是回到了家乡,那么希望在新年期间好好陪伴家人,若是无法回家,也希望能给家里的父母打个电话,道个问候。
年味并没有消失,它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存在。
小时过年享受的是我们愁的是大人,长大了过年角色互换了。
过年相聚好事,但请大人们不要问收入、问婚恋、问孩子,那是个人隐私。如果做不到,还不如不聚。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过年真的是很没意思,因为周围的人内心真正的想法也是不太喜欢过年吧,但是还表现出一副开心快乐的样子。而且过年与往常对我来说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
当然现在好多人喜欢的节日可能就是因为有假期吧。
新年快乐,牛年大吉
@亮娃子生活日志明天才算新年
春节快乐,阖家安康。过年就是一种心境,开心,团圆
不是年味淡了,而是过年的开心,不属于我们这代人
管他味道不味道的,保命要紧。
我感觉,现在条件上来了以前只能过年能吃,能买的现在平时也能买到了,而且城市里也不让放炮了。
家乡对我来说,回不去了,只有怀念旧时光
等你有了崽,理解就又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