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给我推荐广场舞内容之后
2011年1月21日,微信发布针对iOS用户的1.0测试版。
2021年1月21日,微信发布针对iOS用户的8.0.0版本。
微信十年,总共有8个大版本更新,每一次更新都带来了特别的功能,而今年的8.0版本更加受人关注,不仅仅是功能吸引人,更重要的是人们关注微信这十年来到底做成了一个什么工具。
微信官网是这样写的: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认同且支持,最初的微信,就是一个简单的即时通讯工具,后来加上了语音短信功能,再到视频对话,这些功能我觉得都是生活方式的体现,人们通过它随时与朋友、亲人、同学联系,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欣赏别人的生活方式,我觉得刚开始的这一切很友好。
当微信继续朝着自己的slogan前进发展,微信支付等各种生活服务功能也一一上线,在微信上交话费、水电费,在微信上还信用卡,2020年,还可以在微信上申请健康码,这一切我觉得都是在提高生活质量的体现,充分使我们的生活便捷化、智能化。但是,当我看到微信公众号给我推荐这样的内容时,我不淡定了。
还没到跳广场舞的年纪,给我推荐广场舞。第一次见证了微信的人工智障功能。前不久刚出的8.0新版本更新,更加被人诟病。陈仓颉博主说:上一篇文章我没有骂爽,下一篇我要往死里喷微信。
没有实际意义的“炸表情”,没有太大用处的“状态”,改得令我不太喜欢的“浮窗”,貌似8.0的微信也就主要更新了这三点。
表情更加高清,甚至还会动,这原本就是QQ里的内容,现在“照猫画虎”放到了微信上,微信真不愧是靠QQ起家的产品,张小龙曾说因为自己不喜欢QQ,所以才做了微信,但是现在看来,微信多了很多QQ上面的功能,就连最初微信用户来源之一就是QQ,有印象,当时我也这么做过,从QQ里拉人加微信好友。
曾经我很不喜欢微信的一点,它没有像QQ那样显示对方的在线状态,是在线还是离线,是忙碌还是离开,以至于我发一条信息过去,都不知道对方有没有看到,甚至还傻傻地等待对方回复。现在微信来了,“状态”来了,但是没什么卵用,视频、音乐等等各种状态层出不穷,已经成为网友的玩物。
你必须慢慢看完一篇订阅号推文,这样它才不会显示在下滑页面。不会被标记为:未读完的文章。看得快的人怎么办?不需要逐字逐句看完的,只想快速获取关键信息,结果文章还是像狗皮膏药一样粘着你。很不习惯。
能不能整点阳间的东西?我们用户需要的,是云端备份聊天记录,是好友分组,但是这些并没有出现。
虽然是资本家,但是也不能跟着利益跑,看到抖音短视频之类的有利可图,就上线视频号、微信直播、微信豆,充满了金钱的恶臭,原本微信受人喜欢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像QQ一样那么多的付费功能,没有“微信会员”、“微信黄蓝绿钻”,如何真正让微信变成每一个人接受的生活方式,这才是张小龙和他的团队应该想的。并不是开发许多奇特的功能,而是实实在在的能够对我们的生活有帮助的,例如微信上的生活服务,旅行吃饭购物都能满足,这才是生活方式,这才是大众喜欢的、接受的。
话又说回来了,微信更新再怎么不如意,它的确还是成为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生活还是得依赖它,比它早来的米聊也宣布停止运营,这样一款国民级的通讯工具,说到底还是中老年人,说白了就是老师、家长、领导捧红了它。
微信再怎么不如人意,我们不得不用。
微信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大家离不开的工具,如此如此
@响石潭是的,离不开了
状态,应该是张小龙下一张大牌。
@maqingxi无用之用
小胡同学,辛苦了!又要写博文,又写微信公众号,还要更新资源!我估计我下周三以后应该时间就会多一些!
@老张博客没啥,随便写写
天快黑了《我这一天不容易》。
作为一个2013年就开始用微信的用户,感觉微信真的是越来越复杂了。
以前下了班可以说不开QQ了,现在下了班能说不开QQ,我只用支付宝吗?
现在大家对视频号给予很大的希望,就像当年是个小品牌就疯狂做小程序一样。
@阿布酱复杂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臃肿,QQ现在就是这样,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兴趣,出了好多没用的功能。
我现在使用微信的频率也越来越少了,因为单位的通信软件变更了。
@老麦公司不用,以后学校老师也会要你们用的
前几日看到一篇文章,《中国智库…吧啦吧啦什么的》,建议放宽谷歌脸书等外国互企,以换取美方取消打压华为抖音等公司。WeChat 用户量普遍以中国为主,少数港澳台以及华人地区使用,在全球里,仍有大量即时社交通信工具占据大部分份额,以脸书旗下的 What App 为甚,其用户活跃数是 WeChat 无法比拟的,微信之所以能成功国民社交通信工具,仍是继承互联网红利时期 QQ 打下来的雄厚社交用户数为基础,以及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保护的一睹墙,如前所述,开放入华,WeChat 将会面临地位性的挑战,胜负仍是未知之数。
说了这么多,之所以能成就 WeChat,不是我们依赖它,是我们压根没得选择。
一家之言~
@Fong。的确,国内主流社交工具几乎就俩,QQ和微信,还tm是一家的,一家独大,别人再怎么做都很难超过。
自从微信公众号文章底部出现推荐之后,我就几乎放弃了微信的使用(我的好友都在QQ),我感兴趣的那几个公众号,都使用 WeRSS 进行关注。
现在 RSS 已经成了我对抗内容花园的最佳手段:使用 蚁阅 + WeRSS + RSSHub ,我只需要一部能联网的设备就可以阅读我关注的所有 Blog 、公众号、B站大佬、微博大佬……真不错……(此处应有一个哭笑的表情,我为什么要面对内容花园的封锁???)
@羊驼哥公众号订阅我倒是没多少需要,微信读书可以订阅,微信日常使用的时候看看,就是这次推送太恶心了
云端备份?烧钱啊,吃力不讨好。
@老杨但这是蛮多人需要的功能,腾讯就是哪赚钱搞哪,哪费钱就偏不搞
微信可怕,已经绑架了中国人的一生。
@沉舟侧畔相互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