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X 上看到 Lyric 分享他的产品 Quaily 的新功能,上线了统计分析,虽然没做完,但又不是不能用。恰巧陈仓颉提起 Quaily 的设计风格和原则,好看,令人喜欢。
在 Quaily 官方网站上有一篇内容《🐦 Quaily 的替代品》,详细介绍了 Quaily 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你想做它不能做的,它会推荐使用其他产品。在此之前看见类似的内容是在 flomo 的 101 文档中,也写了其产品适合用来做什么,不适合用来做什么等等。
优先考虑创作者,给读者最佳体验。所以可以看到 Quaily 每次迭代都是给创作者更好的创作体验,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每一步都十分克制,与其告诉别人 Quaily 比某某产品更好在哪里,不如用心打磨应该做好的地方。
聊着聊着,又想起我那“死”去已久的周报,最新一期停留在 6 个月前,从 2023 年的教师节,到今年的 2 月份,一共 12 期。坦白来说我很喜欢这种周报形式的内容,像写日记一般回顾过去一周的事情,尤其是将自己经历的有趣事情、见过的有意思的人、看过或读过有意义的文字和视频一一记录下来,是一种梳理生活的方式,日记也是我读大学时期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曾信誓旦旦要写完好几本,最终也只停留在信誓旦旦阶段。同时,最近我也深刻体会到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的感觉,这两年没看完一本书,电影也看得少,一有空就把时间投入到娱乐之中,逛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等等,写博客的时候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来,有时候觉得挺痛苦,挺难受。
刚刚登录 Quaily 后台,已经和 6 个月前大不一样了,但不变的是给人一种优雅、舒适的感觉。让我意外的是,在停止更新 6 个月之久,内容仅有 12 篇的情况下,7 月份还新增了一个读者,意外之喜。还记得几个月前,在L,.G.的文章《一键发布 Newsletter:AppleScript 与 Quaily CLI 的完美配合》下面评论说真想把博客切换到 Quaily 上来,既好看又好用,还在不断迭代更新,谁不想使用呢。
我也想继续写,继续分享我的每一周,即使没有多姿多彩,也有平凡和朴素在其中。但工作让我很难闲下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若非这段时间买了新键盘,就连写博客的心思都没多少,每天下班回来只想放空自己,从短视频中找到一点快乐,这样的话,我的一周就是上班和下班。今天还在抱怨工作,不想算工资,做梦都梦到自己转岗,在梦里不用牵扯和薪酬相关的任何东西,开心得不想醒来。
抱怨归抱怨,生活还是得继续,我最近正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早起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可以做许多自己想做的事情,锻炼、做早饭、洗衣服、听音乐,或者刷一刷 RSS,看看别人的更新,目前我的做法就是泡一杯茶,一边吃早饭一边阅读文章,到点再出门上班。我相信, 变化往往是从习惯的改变开始。
或许在不远的未来,会看到 13、14、15 期周报……
6
不说不知有这个平台,版面好看。
坚持更新的话,应该是好工具。
感觉这个和ghsot的理念有点相似,导入方便,导出方便吗?
@老刘方便的。
自从Apple上线了手记后,我写博就大幅下降了
测试测试。
@ACEVS没有什么可评论的就不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