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对2020年说告别,不如对即将到来的2021年充满期待,“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2020年,实“鼠”不易,但2021年,必定“牛”转乾坤。依然还是那句话“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疫情终将结束,阳光终会照耀,生活依然继续,在平淡的日子里迎接一个月之后的新年
怎么又换成twenty twelve主题了?我也想问自己为什么,可能我就适合这样的吧,字多图少,不会配图,瞎放也丑,干脆以后写东西能不放图就不放图,正好也减轻我CDN流量压力。前两天博客被人CC了一番,百度云加速免费版直接超量,要想继续用,只能用付费版,不当他的韭菜了,当腾讯云的韭菜吧。在杨景文博主的帮助下,配置了腾讯云CDN,原本一起套了又拍云,但是有问题,就放弃了。
大致在我写的文章《我不合群,我要改吗?》里评论说:等到了大学,免不了又要怀念高中了。的确,现在是慢慢又开始怀念了,不单单是高中,还有初中。或许是因为昨天下午和熟悉的老同学见面,打了会球,又或者是昨天晚上做梦,梦到了几个熟悉的同学和朋友,早上一醒来,脑海里是高考前我们在考场外面呐喊加油的样子,恍惚之间,这已经是大半年前的事情了。
2011年1月21日,微信发布针对iOS用户的1.0测试版。2021年1月21日,微信发布针对iOS用户的8.0.0版本。微信十年,总共有8个大版本更新,每一次更新都带来了特别的功能,而今年的8.0版本更加受人关注,不仅仅是功能吸引人,更重要的是人们关注微信这十年来到底做成了一个什么工具。
前段时间,美国前总统川建国同志的 Twitter 被封号,随即各大主流社交网络平台也相继封杀建国同志,同时也掀起一股“美国言论自由”的讨论。尽管如此,川建国同志仍有平台可以发声,即 Telegram。
小时候常常有这种想法,或者说是疑问:为什么我是我。类似于柏拉图提出来的人生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不敢说从那时候起就有了独立思考,只是觉得,“思考”这个行为这件事情,或者说这种能力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每个人都会在不经意间思考,但是独立思考却并非如此。
之前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当你不知道该写什么的时候就写如何搭建博客。不过,我这篇不是要讲如何搭建,而是介绍下我博客的相关信息。因为经常会有网友给我留言,问我博客是什么程序、什么主题,用的什么服务器之类的问题,今天就整理下。
昨天晚上,雷军公众号推送了一篇文章,里面是雷军邀请9位米粉去小米公司,作为顾问团成员,吃一顿“年夜饭”。里面有一条视频,记录了雷军倾听9位米粉对于小米手机及小米公司的意见和建议的过程。每个人通过PPT展示的方式介绍自己对于小米公司和产品的看法,也有对未来的建议,同时也提出了许多米粉关心在乎的问题,雷军对这些建议一一回复,详细记录,对这些问题,也一一做了答复,例如小米平板重启、今年2021年会发布新版本MIX……如果你看了这段视频,你会震撼会感慨,完全没有做作,没有虚假成分,完完全全的就是雷军与粉丝面对面聊天谈心。
来得很快。放假已经一个多月了,大年三十也近在眼前。每到过年,总会有人感慨,没有年味了、不像过年了。我们印象中的年味是什么?家门口放鞭炮、放烟花,长辈给你压岁钱,大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饭,看春晚,等待新年到来……的确如此,人人穿着新衣服,红色喜庆,脸上洋溢着笑容。但是仔细想想,现在过年不也是这样吗?照常有烟花、有年夜饭、有老人们喜欢看的春晚,只不过长大了的我们没有了压岁钱,反而成了应该给父母压岁钱的人。
除夕夜那天,我收到了人生第一封内容为除夕夜快乐的电子邮件,这是由我一个大学同学发过来的,亲切地喊着我的名字,最后还贴了一个 emoji 表情。也正是这一封不起眼的电子邮件,让我再一次对 Email 思考。
大一上学期,我去学校的一家理发店,准备做个发型,一进门,里面的理发师就拿着一本小册子过来,问问我喜欢什么风格、什么类型的发型,他也打开抖音,给我看一些关于发型设计的视频,尽管他这是作为一个理发店员工,为了赚钱而给我服务,但是却一点也不马虎,我自然而然地感觉到了他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能力,他给我提一个建议,我就会说一声谢谢,帮我洗完头,我也会说一声谢谢,烫完发、染完头我依然也会说一句谢谢,回到寝室也会在微信上感谢他的服务。
这几天看了几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赌神1/2》、《赌侠》、《英雄本色1/2》,也看了一点近几年的,《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功夫厨神》。第一次看周润发的电影是在《澳门风云》系列,和《赌神》系列里的发哥相比,果然是沧桑了不少,岁月不饶人,从二三十岁的发哥变成现在六十多岁的发哥,年轻有年轻的青春活力,现在也有不一般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