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得很快。放假已经一个多月了,大年三十也近在眼前。每到过年,总会有人感慨,没有年味了、不像过年了。我们印象中的年味是什么?家门口放鞭炮、放烟花,长辈给你压岁钱,大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饭,看春晚,等待新年到来……的确如此,人人穿着新衣服,红色喜庆,脸上洋溢着笑容。但是仔细想想,现在过年不也是这样吗?照常有烟花、有年夜饭、有老人们喜欢看的春晚,只不过长大了的我们没有了压岁钱,反而成了应该给父母压岁钱的人。
除夕夜那天,我收到了人生第一封内容为除夕夜快乐的电子邮件,这是由我一个大学同学发过来的,亲切地喊着我的名字,最后还贴了一个 emoji 表情。也正是这一封不起眼的电子邮件,让我再一次对 Email 思考。
大一上学期,我去学校的一家理发店,准备做个发型,一进门,里面的理发师就拿着一本小册子过来,问问我喜欢什么风格、什么类型的发型,他也打开抖音,给我看一些关于发型设计的视频,尽管他这是作为一个理发店员工,为了赚钱而给我服务,但是却一点也不马虎,我自然而然地感觉到了他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能力,他给我提一个建议,我就会说一声谢谢,帮我洗完头,我也会说一声谢谢,烫完发、染完头我依然也会说一句谢谢,回到寝室也会在微信上感谢他的服务。
这几天看了几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赌神1/2》、《赌侠》、《英雄本色1/2》,也看了一点近几年的,《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功夫厨神》。第一次看周润发的电影是在《澳门风云》系列,和《赌神》系列里的发哥相比,果然是沧桑了不少,岁月不饶人,从二三十岁的发哥变成现在六十多岁的发哥,年轻有年轻的青春活力,现在也有不一般的气质。
我这算是有点“重温经典”的味道?这几年这么多好看的电影我不去看,非得找二十多年前的电影看,不过真的没选错,经典就是经典,古惑仔就是古惑仔,一点也不假,即时放到今天再去看这个系列的电影,仍然从心里感受到燃烧的热血。
其实我不太想像前两年一样,每次写周年总结就只把这一年在博客写了些什么贴出来,这样对于自己、对于这个总结没有任何意义。看到梦幻辰风的姜辰老师每年都是用一个视频来总结自己的博客,我也想过,不过对这方面不太熟练,想想还是作罢。继续用最擅长的方法,继续写出来吧,在一个特定的主题上。
我一向不会对自己制定任何读书计划,并不要求自己在某个时间段内读完多少本书,对于我自己而言,读书就像是自己的生活习惯之一,慢慢融入自己的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读书,对自己轻松,对书也轻松。
在《聊一聊寒假这段时间看过的香港电影(上)》里聊到了寒假看的赌神系列电影,都不是属于我这个年代的影片,而今天聊的《英雄本色》系列更是值得回味。好比经典歌曲,每次听都是不同的感觉,这类经典电影同样百看不厌。
是的,我还在。昨天愚人节,今年学了姜辰老师一把,发了一篇关站文章恶搞朋友们,有人上当有人窃笑,仔细看的人倒数第二段其实是有个小彩蛋的,还没看的朋友可以仔细琢磨一下。姜辰老师今年愚人节玩得就有点与众不同了,虽然沿袭了往年的惯例,但今年文章末尾却没有“愚人节快乐”五个字,而且文中还交代自己的博客将交给“戴眼镜的肥驴”维护,群友陆简隽一眼看穿了姜老师的诡计,“戴眼镜的肥驴”依然是姜老师自己。明年期待你的新玩法。
2013年,余华发表长篇小说《第七天》,八年后,2021年,余华发表最新长篇小说《文城》。我没有买纸质书,在网上找了epub格式的电子书,搭配微信读书,总共花了四个多小时看完了这本充满悲情与苦难的小说,又有了当初看《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时的凄凉。
读书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若不是看到老张博客的文章,我也不会知道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既然时间到了,不妨也多说一说。回顾我自己读书的经历,大概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懵懂的时候,不知道各种各样的书里有些什么,看到有几本书在家里搁着就翻了翻,小学班上有个图书角,各种有图有画的书也拿来翻阅,当时确实只是把读书当做“消遣”的东西,尤其是翻阅漫画书,图和画是看得最多的。
王者荣耀技术菜,但是又爱玩(非上瘾),所以我就是那种又菜又爱玩的人。今天不讲游戏,讲讲我自己。
我不是现在社会所谓的自媒体,不是愤青,更不是无脑喷,有人说我有批判性的精神,但我不是 Critic。我没有也无法从专业性的角度来评价某件事情、某种现象,而我做的只是对于我看到的、经历的人和事,站在我的角度发表我自己的看法,千人千面,一件事情一个人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