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只提到两个游戏——“抓人”和“mā jiō jī”,这两天又回忆了下童年,发现玩的游戏着实不多。捉迷藏玩的不少,不过还是太乏味,在四层高的教学楼里躲,躲得不容易,捉的人更不容易。还有常见的“123木头人”,这个在我小时候玩的不是很多。
以前学校小卖部经常卖一些游戏卡片,有银行卡那么大,没记错的话是五毛钱一包,每包里面有五张卡片,花花绿绿的,大多数是《赛尔号》、《洛克王国》里的游戏人物。小学时期,一天的零花钱也就一块钱,有时候禁不住零食诱惑,一个上午就用掉了,省着点的时候,上午五毛,下午五毛。看着那些零花钱十几块一天的土豪,望尘莫及。我也曾狂热地收集那些卡片,零食都没吃,天天拿一块钱买两包,主要是用来与同学PK。
找一块小平地,各自放一张卡片在台阶上,露出一部分,用手拍出去,最远的人获胜,而其他卡片就归获胜者。每个人裤兜里都是装满了卡片,新的旧的都有,玩几盘下来,双手都是黑的,脸上总是笑嘻嘻的,玩得不亦乐乎。可能当时好胜心强,不忍心看我口袋里的卡片越来越少,就在家里搞了个小把戏。把三四张卡片用胶布粘在一起,增加它的重量,果然之后每次都拍得特别远,但最后被同学发现了,我也就不好意思再玩了。好像一直到小学五年级,我几百张卡片全被我妈扔掉了,我也没有感到伤心。
动画片真的是太诡异了。《火力少年王》之类的动画片,看了之后萌发一股“悠悠球热”(溜溜球?),我也不例外地参与其中。省吃俭用买了好几个悠悠球,还在电视上学那些特别牛逼的招式,也幻想着玩悠悠球能召唤出所谓的精灵来,可惜动画就是动画,骗起小孩子来不眨眼,招式没学会几个,精灵没召唤出来,还花了这么多钱。
从家去学校的这段路上,有个地方旁边搞建筑,囤积了许多细沙。每天傍晚放学,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和几个同学到这沙地上玩沙子,玩累了就坐在旁边做作业。总有那么一种感觉,回家之前把作业做完就没有负担和心理压力了,几乎每次到这玩,都会把作业做完再回家,当时也是够蠢的。不过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不做完我就不会去吃饭,没人强迫我,可能是自己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吧。
我很庆幸,小学时期没有受电子产品的太大影响。我2002年出生,到四五岁那会,也就是2006年左右,我爸妈都还没有手机,我妈那时候没工作,我爸工作地也不远,因此有没有手机都无所谓。小学三四年级,我妈用的是一部3G手机,按键带手写笔,有照相录音等功能,也有那经典的手机QQ。我爸用的是一部黑色的诺基亚按键手机,我经常拿着它拨打电视上那些广告电话。这个时候,我都还没见过智能手机,更别说用了。我小叔房里有一台笨重的忘记什么牌子的台式电脑,据说是我小叔威胁我爷爷,不买就不吃饭,最后给他买了这电脑。对于这电脑,我使用的不多,记得最清楚的是我爷爷用这电脑查liu合彩,还把一些资料打印出来(前两年他买liu合彩中了几千块,自己买了台联想平板,平时看看视频,新闻,看看liu合彩,最近还学会了逛淘宝)。我的QQ号是我小叔在2010年帮我注册的,一个九位号,一直用到现在。第一个网名也是小叔给我取的,叫“小酷”,后来没几天,我不知廉耻地改为了“大帅哥”……曾经风靡一时的抢车位、好友买卖等游戏,现在也就QQ农场和牧场还活跃点。
好友买卖是腾讯公司开发的一款QQ空间小游戏。QQ游戏中,玩家可以把好友当作奴隶进行买卖,奴隶的身价会因此上升,也能靠买卖好友赚取更多的现金。在游戏中,玩家只能买QQ好友中已开通QQ空间的用户。 只要玩家的现金大于好友的身价,就能买他为奴隶,无论他当前的主人是谁,都把他买下。买卖好友的同时,他的身价会自动提高,而他的好友从玩家手上再次买走时,除去人人口交易税,奴隶自己的收益之外,大部分的获利就归玩家了。
我家真正拥有电脑是在2014年的下半年,我读初一的时候。估计我爸妈是故意而为之,明知道我初中住宿在校,就买了电脑。大概是两千七百元,华硕的主机,戴尔的显卡,飞利浦的显示屏,骇客帝国的鼠标和键盘……用了四年多,现在依然运行流畅(配置图放假补上)。自从家里有了电脑,我爸用它看电视看电影,斗地主打麻将;我妹妹用来看电视,玩游戏;而我妈则是看看电视逛逛淘宝;至于我那时候,就是普通的聊聊天看看电视,游戏玩得少,时间也少,不上瘾,没有特别喜欢玩的。现在的小孩子,四五岁就接触了各种电子产品,吃鸡王者之类的游戏无师自通,玩得飞起,受毒害不浅。
看来我的记忆力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还提高了,暂时回忆起这些,以后再慢慢补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