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印记

Live a life you will remember.

青山

君子可内敛不可懦弱,面不公可起而论之。

生活记 2 分钟阅读

过去的互联网完全由网站组成

过去的互联网完全由网站组成 - 第1张图片

Younger readers may not even know that the internet used to be made entirely of websites, created by human beings, connected only by hyperlinks.

年轻的读者可能甚至不知道,互联网曾经完全由网站组成,这些网站是由人类创建的,仅通过超链接连接。

上面这段话来自 Raptitude 的文章《How to Surf the Web in 2025, and Why You Should》,听起来匪夷所思,2025 年了,上网还需要人教吗?一部手机应该就足够了吧,但实际情况是会用手机不一定会上网,手机上的应用软件像是打包好了的各种各样的内容,只需要你点开它,肆意滑动屏幕,上下或者左右即可。然而,互联网过去完全由网站组成。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要冲浪,就需要从一个带有外部链接的普通网站开始,同时也要避免所有由算法驱动的网站,例如 Twitter、Reddit、微博,包括上面提到的应用软件,尽快大部分互联网的流量都流向了他们,最后你必须使用真正的电脑,而不是手机,使用社交媒体不算是上网冲浪。

这让我回忆起 15 年前第一次上网的场景,通过 hao123 网站,进入了 43997k7k 小游戏网站,我依然记得当时的 hao123 上面有各种类型的链接,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摆放,非常直观地让你一眼看到并进入想要浏览的网站。令人泪目的是,时至今日访问 4399,页面和 15 年前几乎没什么区别。

最直观的显示外部链接的方式,我觉得就是文字下方画一条横线,并显示为蓝色,这已经是刻在 DNA 里的印象,一看到类似的文字就忍不住点开,跳转到另一个网站探寻新的内容。学会用 Google 之后偶然间发现了 Wikipedia,任意进入一个词条页面,都有许多蓝色字体链接着另一个词条,而站外链接则是用参考文献的方式放在了最末尾,没有下划线,似乎是更加美观了。一旦进入 Wikipedia,很难再关闭,一个词条连着多个词条,了解一个东西的时候,不知不觉就打开了许多新的标签页。

反观现在的大多数网站,外部链接变得更加稀少,或者压根就不提供外部链接,只想让访客留在自己的网站里,避免流量流失。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逛博客的原因,现在每天浏览的资讯网站只有 IT 之家,剩余几乎都通过 RSS 阅读博客,包括自己写博客,需要链接到其他网站时必然会链接,就比如今天这篇文章,无意间就在文字中分享了 Raptitude 博客。再或者昨天陈仓颉在群里分享的 Floor796,这是一个展示了来自各种作品的角色在一个巨大空间站第 796 层的生活,许多角色的还原度极高,点击每个角色会显示对应的出处,视频链接或者图片链接。博客圈是个圈,从一个博客跳转到另一个博客,兜兜转转还会回到原来的地方。

过去的互联网完全由网站组成 - 第2张图片

现在的互联网似乎是一团糟,互相限制和拦截,人们更加倾向于大型的社交平台,社交平台内部又存在各种限制,比如在马斯克手下的 X 中,如果帖子中含有外部链接,曝光度则会降低。

或许是因为昨天看到这篇文章,也或许是因为很早之前的想法,今天给博客做了一个微小的调整,将原先使用 post_ID 形式的固定链接修改成 post_name 的形式,本来还想找一个插件,自动将标题翻译成英文并设置成固定链接,转念一想,翻译虽然更准确,但自己编辑更有意义,更能记住文章写了什么,post_ID 只对系统有意义,于我而言只是记不住的编码,而文章标题则是更加重要。具体的步骤不多记录,主要分为三步,导出文章 ID、标题和链接,手动或自动翻译成英文,导入数据库,通过 SQL 语句进行替换,最后再设置重定向,大部分都参考了 Ouroboros 的文章《批量实现WordPress固定链接的中译英与重定向》进行操作。

The old internet is still out there though, beneath and between the elevated freeways, but you probably have to surf your way there.

旧的互联网仍然存在,在高架公路的下方和之间,但你可能需要自己冲浪才能到达那里。

13

  1. Hi!我是从nownownow网站上顺着超链接爬过来的,也算是扣了这篇文章的主旨吧哈哈哈。的确怀念博客时代,还不是流量为王的时候,大家分享的东西更有意思一些。

    1. @小町巧妙的缘分,链接的魅力。

  2. 为啥点了你的评论回复链接进来后看不到你的留言。

    1. @S应该是缓存有点问题。

  3. 互联网早就割裂了,不再是那个自由的互联网了。

  4. postid挺好的,不需要不健康流量流进来烧钱。

    1. @S我估计你那 7 个字的标题也不太好翻译😂

      1. @青山是的,早些年还费心费力写的,应该不好翻译

  5. 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冲浪,当时应该是我们郑州的门户,商都信息港组织的,我们班去了10来个人,坐在电脑前,10几分钟,不知道该干啥

  6. 看到这篇就想到了前两天被大家戳的这个问题……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37844451130188483
    不偶尔看一下都没意识到现在更年轻的人心目中不断互联网形态跟我们以前认知且习以为常的可能完全不一样了😅

    1. @椒盐豆豉居然你就是那个糊在墙上的网站

    2. @椒盐豆豉被挂知乎的感觉挺不错吧😄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