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报 #02 – 寻找那个少年、面试与乘客的文明
生活记 ·
寻找那个少年
出于兼职工作的需要,经常会搜寻一些软件,在9月12日当天,打开了一个名为“iCloseDown”的自动关机软件,界面十分复古。19年前的产品,作者当时15岁,他在9岁的时候患有肾病综合症,没有特效药,依赖激素治疗。病情反反复复,没有完全康复。作者的父亲怕因为病情耽误学习,影响以后就业,便给他买了一台电脑,作者下定决心要用电脑学会一技之长,于是就有了他制作的 iCloseDown,以及一个名为“编程小屋 ”的网站。
网站已经打不开了,但软件依然还能使用。我通过 Wayback Machine 查看2004年时候的网站内容,作者非常用心,除了 iCloseDown,还开发了其他几款小工具,再到后面就不清楚了。用爱发电的一款软件,但也想通过这个软件减轻父母为他治病的负担,他在“关于”说,希望有能力的人为他的软件付费,以满足他要给父母减轻负担的心愿。如果想查看作者的原文内容,可以点击这个链接查看。
在2023年的今天,阅读他19年前留下的文字,仿佛在进行一场时空对话。
我将上述内容在 Twitter 上发布,许多人留言、转发、点赞,都在关心这位少年的现状和病情。很快,在一个名为 @CBunhaku的 Twitter 网友的搜索之下,发现作者在2013年的时候通过个人网站表示病情基本康复,并且找到了一份程序员的工作。后面2016年还继续更新了该软件,但没有公布个人情况,我通过查找域名 whois 信息得知他的域名在去年续费过一次,便没有更多的内容了。
发推文的时候出了点小差错,我印象里2004年还是10年前,于是推文里写的就是“10年前”,经过 @陈仓颉 提醒才得知,2004年距今快20年。
原本这件事到此就结束了,直到我看见和菜头发的文章——《那些我喜欢写的事情》。他说,当天有许多东西可以写,比如苹果发布会、马斯克的传记,但是他写的是我寻找软件作者的事情。从我发的推文到网友加入搜寻的队伍、提供信息,这一连串的内容都写进去了。幸好他没截图我的推文,不然脸丢大了。
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
他不会出现在今早的科技新闻头条,但是我喜欢他的人生故事。就像我喜欢网友顺着19 年前的一款旧软件去找原作者这件事一样。因为它很温暖,也因为它很有力量。
当天在文章的评论区留言说我就是文中的 Bruce.Hu,许多网友回复我的评论,对我表示感谢,感谢创造温暖故事的人;和菜头也说谢谢我有心气去追寻那个少年,谢谢我在网上分享我所找到的一切。
其实我也并没有做什么,只是看到软件作者的那篇文字后,第一反应是感慨和感动,接着便是想探寻他的后续。我们往往在明星、网红等公众人物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关心他们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但意义何在呢?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可能不会引起我们注意,但他们不起眼的一个行为、一些事情往往能留给我们最真挚的温暖。
面试
前段时间通过顺丰的校招官网向人力资源岗投递了简历,13号下午参与了第一场面试。群体面试,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6个人候选人对一份 PDF 文件的内容进行讨论。
大致意思是有一家国外食品公司,想在中国进一步打开市场,给了我们四个产品做选择,选择其中两款作为主要推广的对象,200万元预算,要考虑产品的健康和口味程度,同时要给出营销方案。
我最不擅长的便是无领导小组讨论,更何况还是讨论与我专业不相关的内容。在一开始我们六个人分别陈述个人意见和选择的产品,恰好形成了两个阵营,但刚开始讨论没多久,和我同样选择的其他两个人改变了主意,无奈之下我也只好和他们保持一致的意见,继续参与讨论。
整个过程下来,我觉得自己的表现不太好,自己的意见被否定之后积极性就不是那么高了,再加上涉及了很多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我无法提出很到位的意见,就在我以为自己会被刷掉的时候,收到了HR的通知,我通过了初试,问我有没有时间参加复试。
15号上午11点,通过微信视频参加复试。这次一对一的面试就轻松许多,主要是针对我简历上的内容进行提问,比如个人情况、家庭情况、校外经历、校内经历,以及对工作岗位和任务的简单介绍。整个过程中,我应该是比较自信和顺利,叙述得也十分流畅,目前还在等待后续结果,可能还会有第三次面试。
乘客的文明
周四上午和室友出门拍了证件照,突然发现我挺适合穿西装。
下午坐高铁去了一趟外面,去的途中还比较顺利,高铁上比较安静,即使是外放视频,声音也很小。但是今天回程的体验真是一团糟。
同样是一趟高铁,50多分钟的车程,被车上的老太太吵了起码40分钟。我只大致观察了一番,应该是组团出门旅游的老太太,回程途中有说有笑,还在微信群里抢红包,看到有人没抢,大声招呼“快抢,快抢”。我原本抱有期待,以为旁边的乘客提醒她们保持安静之后会有所收敛,但显然是我多想了。乘客一遍又一遍地提醒,乘务员路过也对她们进行提醒,没有任何作用,嘴里只会说着“好的好的,我们马上就下车了”,说完又继续大声地有说有笑。快下车了就是理由吗?
下午时分,人本就容易疲惫,大多数人上车之后就想短暂地休息一会,我戴着耳机、放着音乐,仍然盖不住她们的说话声。
相似的经历发生在8月26日,那天下车之后我在手机备忘录里写:
倘若我以后有自己的孩子,一定会在ta有认知的前提下告诉ta,在公共场所不外放视频、音乐,不大声喧哗、交谈,不脱鞋子、袜子;尽量让自己身上减少难以接受的异味(比如体味);保持文明和礼貌。
改变上一代和同一代的人很难,我也不想去改变。能做的只是改变自己,以及通过努力影响我们的下一代。
不要让自己的下一代成为我们讨厌的人。
有趣的事与物
- 和菜头《那些我喜欢写的事情》:平凡的人们仰望着伟大,但同样也是平凡的人们才能低头发现平凡中的伟大。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美好,相信本身就很重要,就像是认为凡人小事和丰功伟业同样重要一样。
- YeungYeah《表达的力量:写作与情绪宣泄》:表达或输出是展示自我的有效工具,也是一种释放情绪的有效方式。有一幅形象的漫画,一个人满身的情绪,通过书写和记录,将情绪转移到文字和纸上,这就是一种有效的释放情绪的方式。
- 看了《釜山行2:半岛》:虽然我没看过第一部,但也不影响观看。丧尸病毒爆发4年之后,韩国被全球孤立,所剩无几的难民逃到香港。后来有人经受不住金钱诱惑,冒着极大风险回到朝鲜半岛参与窃取巨额美金的行动。我的感觉是一般,可以说是《釜山行之速度与激情》。
- 在看《异人之下》:剧情十分精彩,但处处都有一种违和的感觉。章西(江西)龙浒山(龙虎山)上穿着道袍练功,转眼间就拿着手机自拍、拿着 iPad 玩游戏......彭昱畅演的角色,中二、贱、不要脸的气质体现得十分完美。
- 在看《埃隆·马斯克传》:周二出版的一本人物传记,在 Twitter 上有很多讨论,我也是怀着好奇的心阅读了几章,从马斯克的幼年开始讲起,一直到2023年4月,这些故事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那个在马斯克心底驱使着他的恶魔,是不是也是推动创新与进步所必需的呢?网上已经有中文版的山寨资源,中信出版社估计挺后悔这么快就上架电子书。推荐阅读英文原版,对照查看,中文有所删改。
- 9月12日,每次苹果春晚,我都会在凌晨2点-3点的时候醒来,打开手机,看看“一张图看完苹果发布会”的内容,了解一番发布了什么新玩意,然后关闭手机,继续睡觉。今年的 iPhone 似乎不太令人满意,挤牙膏式的更新,再加上华为 Mate 60 系列突然发售,iPhone 15 确实没什么亮点。
这一周的内容就是上述这些,我希望以一种轻松、平静的方式回顾自己的每一周,也希望订阅博客的朋友平静地看完我的分享,继续热爱自己的生活,生活不仅只有扯淡。
背景图是 iPhone 15 官方壁纸。
#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