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上周五,也就是12月2日,上专业课《培训与开发》时,老师推荐了她正在读的一本书《人力资源管理实操十一讲》,当时便在微信读书上找到了电子书并开始阅读。今天正好读完,简单分享一下我的阅读感受。
作者丁守海,曾经在华为工作过六年,目前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这本书也是基于他多年的工作经历、实操经历,得出他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十一大模块的认识。我想从两个方面来分享阅读心得与体会。
语言风格
首先是丁教授的写作语言风格。
刚开始读的时候,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教材编写应该向它学习。
这本书和我们手里的教材不同,虽然都是讲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但是并没有一味地灌输专业的理论知识,而是用自己的语言,将晦涩难懂、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重新组合成容易理解和接受的通俗的话,既有专业理论的知识性,又有更强的可读性。
另一个,举例丰富鲜明,因为是基于作者多年的工作经历,在阐述某一个观点时,总能拿出自己经历的或者是看到过的真实事件进行举例,因此读起来特别真实,仿佛作者本人就站在我的面前,和我面对面授课。
内容结构
第二个则是内容方面。内容结构是特别有逻辑性,特别有条理的。
全书总共11讲内容,从第2讲开始,就围绕着作者提出的一个公式展开:
人的价值=显性收益+隐性收益-显性成本-隐形成本
作者也是根据这个公式将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扩充为十一个环节,分别是:人力资源规划、招聘、调配、绩效管理、薪酬管理、晋升通道与职业生涯规划、任职资格管理与人才梯队建设、培训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优秀员工的留存管理、离职员工管理,作者提到由于劳动关系管理偏向事务工作,没有单独列出,而是夹杂在其他十个环节中讲解。于是这本书的通篇结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十个环节的工作。
作者在书里提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提升人的价值来驱动公司发展,我们想要提升人的价值,就需要想办法提高显性收益和隐形收益,同时降低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
提高显性收益,就需要开展绩效管理、薪酬管理、晋升通道设计、任职资格管理、培训开发等工作;
-
提高隐形收益,就需要做好员工调配、职业生涯规划等工作;
-
降低显性成本,就需要涉及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
降低隐性成本,至少涉及人力资源规划、招聘管理、员工留存管理、离职员工管理等工作。
这样,作者提出的十一个环节,浓缩成一个公式。
在序中,作者说到这本书有五个特点,其中之一就是“它像下里巴人聊天一样通俗”,因为这是一本书,不是什么学术论文,面向的对象是普通读者或者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人,目的就是传递信息给读者,就要通俗易懂。作者在书中列举的案例,来自他的生活和工作,个个都折射出管理的哲理。
不过书中也有一些内容是我不太喜欢的,比如在“打破组织惰性与防止人员板结化”这一节中,老员工滋生惰性的原因之一是家庭消磨人的斗志,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让员工远离家庭”,在工作地点分配上远离家庭,或者隔一段时间调换一个工作地点等等。我觉得这是一种特别绝情的做法,“撇除道义上的争议不说,单从激发组织活力的角度来看,这些做法确实有效。”,怎么可以撇除道义呢,即使为了利益,但也得讲人情呀。但考虑到作者是站在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写的这本书,虽然无法接受这种观点,但也不足为奇。
以上便是我对《人力资源管理实操十一讲》的阅读感受,倘若未来我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我相信在这本书里学到的内容一定能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