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若不是看到老张博客的文章,我也不会知道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既然时间到了,不妨也多说一说。
回顾我自己读书的经历,大概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懵懂的时候,不知道各种各样的书里有些什么,看到有几本书在家里搁着就翻了翻,小学班上有个图书角,各种有图有画的书也拿来翻阅,当时确实只是把读书当做“消遣”的东西,尤其是翻阅漫画书,图和画是看得最多的。
渐渐到了初中就差不多有“名著”的概念了,也了解到不同种类的书。后来也发现了我喜欢的书的类别,历史类、悬疑类、人文社科类,也喜欢读人物传记、小说和随笔,诗歌与散文则是令我头痛,读不懂看不懂,偏偏以前考试就经常考。我记得尺宅江湖的博主说过,十多年前,世界名著里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十多年后世界名著里依然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么些年似乎名著还是那些名著,只不过看的人不一样。这不是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是世界名著,只是不应该只有那些,小学的时候要求读,初中高中依然要求读,我到现在也没有完整地读完它。人在与时俱进,名著涵盖的书也应该与时俱进。
读书可能不会让我们获得很多专业的知识,但是会帮助我们学习许多实用的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小说也好随笔也罢,都是作者在自己人生经历的基础上写出来的,是浓缩的故事,是帮助我们开拓眼界、增长社会阅历的工具。读书也不一定能让我们成为博学的人,但起码能做一个有文化的人。我一直记得《过得刚好》里郭德纲对郭麒麟说的话:你可以不上学,但不能不读书;你可以没有文凭,但不能没有文化。读书起码是会影响你能走多远。
真正意识到读书的好处,才会把自觉地去读,甚至把它当作自己的生活习惯或方式之一。去年看完贾平凹先生写的散文《好读书》之后,写下了一篇读后感:
读书人往往会与“穷酸秀才”挂上钩,但并不是,读书人一心钻研他的书,一心考究书中的内容,虽然看得到外面飞过的鸟、下过的雨,但他从未忘记书。“但是,能好读书必有读书的好,臂如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不卑不畏不俗不谄。”
这其实就是读书人的兴致。
今天也看到了一句与读书有关的话:一个人每天看书,可能记不住什么,但是在潜意识里会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读完一本书、五本书、十本书,收获可能不明显,读书带来的益处是潜移默化的,它会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你,就比如上面贾平凹先生说的“能好读书必有读书的好”,在无形之中塑造着你。
我希望人们不仅在世界读书日能想起读书这件事,更能天天读书,与书为伴、与书同行。人生有数万种可能,有数万条路选择,读书或许能带你走向正确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