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记

近期读书有感

生活记  ·  

我一向不会对自己制定任何读书计划,并不要求自己在某个时间段内读完多少本书,对于我自己而言,读书就像是自己的生活习惯之一,慢慢融入自己的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读书,对自己轻松,对书也轻松。

中学时代,纸质书读的更多,毕竟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书,上大学以来,一是为了方便,二是因为每天接触书的时间不多,渐渐就转到了微信读书上面,对于 kindle 等电子阅读设备,我也考虑过,最后因为价格退缩了。

目前感觉微信读书是个好东西,建议你也来一个。作为一个阅读平台,微信读书资源较为丰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它推广会员卡也好,挂广告也罢,这些无可厚非,最让人感到不爽的是,白嫖免费无限卡的人多了,自然就很少去使用付费无限卡,渐渐地,硬推、强推纸质书,“满100减20”这种活动直接无视,太不把京东图书的优惠放在眼里了。与微信挂钩,社交化也特别明显,书中会出现别的读者留下的感想——“想法”,也有关注和点赞功能,同时也有阅读时长排行榜。不跑偏了,今天微信读书不是主角。

《过得刚好》郭德纲

郭德纲只适合说相声,不适合写书。《过得刚好》前面部分还行,记住郭德纲对他儿子郭麒麟说的一句话:“你可以不上学,但不能不读书;你可以没有文凭,但不能没有文化。”到后面,语言就如同说相声一般,虽然幽默有节奏感,但是乏味,只适合用相声的形式表演出来,光是读,读不出那种感觉。不可否认的是,在书里看到关于郭德纲相声生涯里的一些经历,面对观众、同行等人的批评、谩骂,郭德纲显得十分沉稳和大度,在《过得刚好》里更是用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反击那些诋毁德云社和自己的人,让人看了忍俊不禁。有一说一,文化价值不高,但讽刺性极强。

这本书我在微信读书上面看了一半,另一半看不下去了,只好放弃。

《白马山庄杀人事件》东野圭吾

高中阶段读过很多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在我的书单页面可以看到,那个时候有用MP4看,也有买纸质书看,本来我不太喜欢一边看书一边听音乐的,但是看东野圭吾的小说时却听着音乐,曾经有一段时间很喜欢东野圭吾的小说。每次翻开他的书,就会戴上耳机,列表循环英文歌,听久了看久了以至于后来一听到这些歌,脑海里就回忆起小说里的内容。当时还想着看完小说将这些歌做成一个歌单,然而现在一首歌都想不起来了。

《白马山庄杀人事件》以英国的一首童谣作为线索,牵扯出三件杀人事件,具体的剧情我是看完即忘,权当消遣。我觉得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有这些个特点:出场人物众多,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繁琐,每次都记不住人;代入感很强,故事情节构思特别巧妙,比看《名侦探柯南》还带劲;反映当代社会,显现出很多社会问题,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器官捐赠的问题。

寒假在家看了木村拓哉主演的《假面饭店》,根据东野圭吾同名小说改编,虽然电影看着比小说轻松,但是小说内容其实更精彩,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我每次读都会想很多遍书里的人物和案件,到底是如何作案的。

《品人录》、《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

《品人录》里,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这几个人在易中天老师笔下,感觉被重新赋予了灵魂,在基于正史的基础上,剖析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特别有代入感。

“我们总是习惯于把王朝的兴衰、事业的成败、历史的更替和事情的对错都归结为个人的原因,归结为某个主导人物个人品质的优劣好坏,与此同时,历史人物都按照一种简单的善恶二元论被脸谱化了。”

在《易中天品三国》里,处处都显现这个道理: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几天一直在看《易中天品三国》,我本身对历史很感兴趣,不喜欢太学术性的历史类书籍,而《品三国》正合我意。 对于历史的真假,文献、文物、典籍都不一定能说清楚说明白。就拿三国这段历史来说,陈寿有《三国志》,罗贯中有《三国演义》,裴松之有《裴松之注三国志》,对于一件事情,有三个不同的版本,到底该信哪一个?

曹操到底有没有说过“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到底有没有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这在不同的书里有不同的记载。易中天给出的方法即都不要相信,应该结合当时的状况分析哪种较为合理,但合理不一定就是史实。

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三国志不如无三国。罗贯中偏爱刘备,于是在《三国演义》里刻画刘备最多,主观色彩都是很浓厚的,光看一本书、一本文献,很难真正读懂一个人,还容易给读者造成刻板印象。时至今日,曹操到底是个怎样的人,都还是一个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