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一位父亲竭尽全力保护自己的家人
书与影  ·  
《误杀》是前几天观看的一部电影,根据印度同名影片改编。李维杰与妻子阿玉在泰国辛苦打拼十多年,有了稳定的事业,幸福美满的家庭。而这一切美好却被突如其来的不速之客打破。当地警察局局长的儿子素察对李维杰的女儿进行了强暴,阿玉和女儿失手杀害了素察,李维杰为了保护妻女,用蒙太奇的手法将犯罪经过进行掩饰……
影片开头米黄色的监狱,呈现的是李维杰越狱的过程,镜头一转,转到了李维杰与街坊们唠嗑的场景。平日里,李维杰是一个很受邻居喜欢的人,为人随和,爱笑爱看电影,对街坊们的帮助也是无微不至。这一点,在影片结尾可以得到验证。
对于整部电影,我想,可以用两部分概括。
1.李维杰的蒙太奇
李维杰为什么能让一个简单的杀人案件伪装成难以找出破绽,甚至令警察局局长都头疼的难题?因为他爱看电影,而他蒙太奇的想法就来自同名韩国电影《蒙太奇》,在电影中使用电影的手法,令人大为惊叹。
所谓蒙太奇手法,就是“剪辑+特效”,让一个个故事片段剪辑成一个新的故事,从而掩盖真实的事情。人们通常认为“眼见为实”,但蒙太奇恰恰抓住人们的这一点,来了一次“眼见不一定为实”。
妻子阿玉与女儿平平杀害素察之后,李维杰冷静、镇定地重新看了《蒙太奇》。先是开着素察的车,躲避摄像头,销毁证据,再带着自己的家人外出看泰拳、看电影,极力制造一家人案发当天的不在场证明。最后,在家中,一步一步教妻子和女儿如何应对警察的盘问。
一切都显得天衣无缝,当然,电影也帮了李维杰不少,面对警察的盘问、训斥,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这些估计都是李维杰从悬疑电影里学到的。
李维杰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布置手法保护家人呢?家人本身是受害者,为何不向警方求助呢?死者本就是警察局局长的儿子,在泰国,社会治安秩序本就混乱,再向警方求助,难上加难,再者,李维杰曾亲眼目睹警察局局长滥用私刑逼供犯人,警察,也不作为。
从李维杰身为一个父亲的角度来看,随着女儿平平的长大,父女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平平更加疏远自己的父亲,也缺乏信任,在影片的最后,李维杰也表示,希望自己能为女儿做些什么。
2.李维杰的忏悔路
素察的死,警局局长难以接受,用尽了各种方法想找到真相,而她的丈夫,是本市市长的候选人。当警局局长带着手下,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挖开李维杰家中的坟墓,对此不满的街坊邻居,在媒体记者面前吐露自己的心声,以及对李维杰的看法,挖开坟墓,没有见到素察的尸体,却是一只羊。
这件事很快轰动全国,丈夫退出选举,局长自己被辞退,两人一无所有。李维杰在寺庙里请愿,看到了局长夫妇,他看到了两人失去儿子、又失去财富与权力之后的忏悔,他们极力谴责自己没有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酿成了大错。李维杰主动告诉了他们事情的经过,也当着媒体记者的面,承认了自己的犯罪过程。
关于李维杰去寺庙忏悔,到警局自首的原因,我认为有两点。其一,对警局局长一家人的忏悔;其二,李维杰的二女儿安安拿着100分的试卷给他看,原先李维杰答应考100分就给她买口琴。但安安学会了作弊撒谎,把70分的试卷改成了100分。
也许李维杰觉得这样的结果是拜他所赐,小女儿觉得即便欺瞒别人做错了事,也不会受到任何惩罚,就像他自己欺瞒警方逃过法律制裁一样。如此肯定对女儿的成长不利,所以李维杰要用切身行动去自首来教会女儿什么叫担当。
费劲功夫隐藏一个杀人的真相,李维杰和他的家人得到了什么?平平被强暴,留下的是终身的阴影,阿玉和平平一同杀人,留下的是终身的不安与愧疚,李维杰亦是如此,自己心里没有一丝开心,反而更加愧疚。我想,这便是他主动承认自己的行为的原因。
在电影快结束的时候,有这样一个片段:真相大白之后,记者来到李维杰居住的街道,采访居民们对案件以及李维杰的看法,绝大多数人不认同法律的判决,更相信是李维杰被迫认罪,坚定地站在李维杰的一边。
重点是片尾这个老头神秘的一撇笑,极大地讽刺了当地的警察,讽刺当地的法律,讽刺了官员的不作为。
整部影片围绕李维杰设局、忏悔而展开叙述,从根本上讲,这部电影讽刺了当时社会的某种黑暗。
马雅科夫斯基说过一句话,“当残暴的统治者把你逼到走投无路时,不要忘记你身后还有一条路,那就是反抗,记住这并不可耻。”所以当警察向人民受保护费,当警察局局长之子侵犯了自己的女儿时,作为父亲的维杰没有一丝犹豫的便做出了“瞒天”的选择,这对于他才是最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