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寝室的一个同学聊天,他谈到他们家乡那边的一些事。他觉得现在很少有人在乎宗族关系,重视宗族文化,但他们家那边不一样,那儿大多数人姓李,同姓的人经常按辈分称呼,很少直呼其名,对于这个,我没有发表什么看法,宗族文化保留到现在,优缺共存,各地文化风俗不同,有人淡漠有人重视罢了。
他接着说,他们当地有一回每家每户出了点钱,在附近的山上修建了一个祠堂,用来供奉他们心中的一个“神仙”(或者说“祖先”)——何大仙。好吧,有信仰无可厚非。另外他还强调了这个何大仙在他们那些人心中的地位。一般有人生病,都不会认为是生病,而是中邪,第一时间求神拜佛拜何大仙……一个人这样,不惊讶,一村人这样,就觉得有点不正常,太不可思议了,明显的封建迷信思想,在今天居然还这么盛行,对大仙崇拜到如此地步,集资盖祠。我有点觉得我同学也被这种文化思想影响了。
接下来他说的,更让我觉得既可笑又可悲。他抱怨他们家乡那边的路太烂,老师去家访,都怕把车子弄花。我当时就问,村里人为什么不集资,一起把路修好呢?他说,村里人都不是很富裕,而且,修路应该由国家拨款。不富裕,还花钱给大仙盖祠?可笑,宁愿为了自己心中不存在的东西,也不愿先考虑自己周围的生活问题,居住环境问题;可悲,等待国家拨款修路,自己依然拜着大仙,何不直接央求大仙把路修好呢?
你们认为呢?
本文首发于:何大仙-印记
也许这是一种精神寄托吧。 😳
@陌岸: 是的吧
宗族关系部分村庄保留得比较完整,这种村庄也是最团结的村庄。
@懿古今: 好像不多了。这样的村庄。
乡村是宗法社会,城市是商业社会,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价值观。
@尺宅即江湖: 恩,追求不同。
哎,现实一点的说,修路用的资金和修庙用的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那点钱修路杯水车薪,不如修个庙求个心里安慰。很多事情也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
@老派: 没错。
不过想想河南郭亮村?
@老虎: 被神化的村子,还开办了旅游项目?
@青山: 我去过,还挺好玩的
@老派: 😀 明白了
修庙是民间文化,应该持保留态度,修路确实应该是政府的事情,公路投资很大,非村民之力所能及的
有些事情是靠科学没有办法解释的,有信仰总比没有的好呢
也没有什么不妥的,他们当地人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