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生活记

博客精简计划:取消评论

今天做了两个“违背祖宗”的决定:取消评论;更换主题。 不是临时起意,而是蓄谋已久。看着时不时冒出来的读者评论、垃圾留言,内心十分煎熬,因为读者的评论都十分有内涵,而我却想不出合适的回复,晾着吧,对评论者不尊重,回复吧,对评论本身不尊重。 言归正传,我的本意是让博客回归博客,回归个人网站,评论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会将它引向以读者为中心,为了迎合读者的兴趣而创作,我觉得这很危险,更何况我发现自己也有类似的迹象,尽管只是想吸引别人来买 CloudCone 的服务器,尽管现在也不影响别人来买 CloudCone 的服务器。 按照我之前的说法,只写自己想写的、感兴趣的,倘若我写的内容无意之中帮到了别人,不胜荣幸。 写博客的人基本上都说为自己写作,但是又有谁能真正做到这一点?读者的赞美、搜索引擎的流量,正慢慢地改变我们的写作方式,即使没有人直截了当地对你说,我想看这个,但还是会为了满足想象中的读者需要而写作。及时止损,即使要做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再者说,我们都没有什么文字功底,但都想写点东西,

By Bruce

玩物志

从 Bitwarden 开始讲起

我是一个强迫症患者,程度算不上低,很早之前就想将自己的博客和其他 self-hosted 服务分开,博客单独一台 VPS,其他杂七杂八的自部署服务放在另一台 VPS 上,既要雨露均沾,也要有个孰轻孰重,以此体现我对于博客的重视,毕竟自诩博客爱好者。 好巧不巧,CloudCone 最近不知抽什么风,上架两款 VPS,其中一款为4核心、2GB内存、30GB SSD 存储,4TB 流量,价格为19.9美元,从没摸透过他们的营销手法。从刚开始接触时的复活节,到后面的黑色星期五(被鸽了)、圣诞节、周年庆等活动,优惠力度一次比一次小,这次也算是赶上了,账户里也有点余额,便剁手了一台,买之前想着,多部署一点有意思的工具或服务,让它充分利用起来。 我对于 VPS 的测试一窍不通,只会学着网友的教程,输入一段代码,运行一个脚本,等待测试结果。VPS 开通之后我用一个融合怪脚本进行测试,

By Bruce

生活记

加班带来的自由感

今天周日,上午又去公司加班了。 出于工作需要,每月月初,但凡碰上法定节假日,无一例外都需要加班半天或者一天,虽然都是上班,但相比较于平常的工作日上班,休息日加班有不一样的感觉。 早上八点左右,头顶的太阳就烈得不行,在去公司的路上买了一瓶东方树叶,正常工作日5台电梯都需要排队,今天全为我敞开。进入办公区域,已经有人来加班了,空调应该开了一会,十分凉快,平常一百多人的区域,只有寥寥两三个人,没有急促的键盘敲击声,没有同事与同事之间的交流声,只有中央空调呼呼的运作声。对面的同事看到我,笑着打招呼,“你也来加班啊”,我笑着回应说,“是啊,来加班”。 因为人不多,也用不着和别人交流,我便戴上耳机,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处理工作。虽然是休息日加班,但似乎体会到和工作日上班不一样的感觉,整个上午我的状态十分轻松,我只需要在工作清单上列出上午需要完成的工作,一条一条有条不紊地处理,不用担心其他人的干扰,疲惫了就打开手机看看朋友圈,刷刷 Twitter,滑动几下之后又放下手机继续工作。 平常工作日,带给我的是一种较为压抑的感觉,着装有要求,白衬衫、深色裤子,戴好工牌,开早会,

By Bruce

生活记

那些我喜欢的博客

千人千面,一千个读者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独立博客圈中也是如此,每个博主都有独一无二的博客,看见圈内有人讨论那些令人讨厌或不喜欢的功能,遂心生兴趣,也来参与一番讨论。 单说“功能”或许过于片面,在我看来,一个博客能否足够吸引来访的读者,功能只是其中之一,于是今天的标题即为那些我喜欢的独立博客。 之前看王刚的探店视频,他提到过夜宵大排档和一般饭店的区别,夜宵大排档的菜味道重,多以咸、辣为主,而饭店则较为讲究,要考虑到不同地方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前者主要是让食客通过这种令人印象深刻的味道记住这家店,下回想吃夜宵就能第一时间想到它,而后者是为了让食客吃饱、吃好。 我喜欢夜宵大排档,约上三五好友,配上啤酒烤串,足以畅谈各种趣事,回忆曾经美好。同时,我也喜欢像夜宵大排档一样的博客,第一次访问就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能是标新立异的logo,别有寓意的名字,也可能是精彩的内容……往往这种博客,不仅能记住它长什么样,更能记住它的域名。 陈仓颉的博客,以他独具特色的 icon 让我记忆深刻,因为对其了解甚少,通过询问才得知这是注音符号,远远望去又像两人勾肩搭背,以及他的域名,imzm.im,我是

By Bruce

生活记

周报 #11 - 情绪调节的原则

周末两天,双休两天,睡觉两天,外卖两天,躺尸两天。这就是我近两天的状态,原本约好和同学吃饭,却因其他事情被鸽。南昌下了近一周的雨,想出门走走,去附近的湿地公园或美术馆逛逛,依然下雨、下雨、下雨,影响计划,也影响情绪。 情绪调节的原则 在 Nesslabs 读到一篇文章,Principles of emotional regulation,情绪调节的原则。主要介绍了心理学家 James Gross 开发的情绪调节模型——emotion-generative process,以及在该模型下调节情绪的策略。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要明白如何调节情绪,则有必要了解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在 James 的模型中,情绪的产生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 Situation:情绪或情感反应都来自特定的情境,包括内部和外部。 * Attention:注意力,即对于某情境所给予的关注,以及该关注的方向,会显著影响情绪反应。 * Appraisal/Evaluation:对于情境的评价或评估,

By Bruce

生活记

周报 #10 - 我毕业了

大学毕业其实并不值得一提,但是人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有必要写下来。 前段时间和在南昌的几个初中同学一起吃饭,后面一起去 KTV 唱歌,拍照、录视频,记录下短暂的相聚时刻,情不自禁地感慨到今年是我们认识的第10年,初中毕业的第7年,仿佛初中那三年就在昨天,但转眼间大学都毕业了。 我毕业了 昨天回到学校参加毕业典礼,天气闷热,地点在田径馆,没有风扇没有空调,再加上学校领导冗长的讲话,确实挺累挺折磨人。班上的同学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全部到场,我们几个人穿着学士服,校长和院长从身边走过,给台下的同学拨穗。 而后领好毕业证和学位证,办理好相关手续,和辅导员道别,匆匆忙忙回到了南昌。在绿皮火车上,看着窗外的轨道合并、分开、再合并、再分开,我们也大致如此,人生充满了聚散。 毕业不是学习的终点,恰恰是新阶段学习的开始。 毕业快乐,迈向下一个人生征程。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Blocksy 直到现在,一旦有人需要搭建博客,我一如既往地推荐 WordPress,对于一部分喜欢折腾的人来说,WordPress

By Bruce

生活记

周报 #09 - 灿烂的花园

终于等到了2024年第一篇周报,距上一次周报更新过去了近5个月,这5个月我从应届毕业生变成实习生,等6月份拿到毕业证,便成了公司的试用员工,再到7月转正之后就成了公司的正式员工。关于工作,我不想说太多,也不敢说太多,概括来讲,前半个月忙碌、加班多,后半个月稍微轻松、加班少。 这一期周报把时间拉长,从去年12月25日到今天6月2日,分享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争取以后的每一期按时更新。 Quail 从本期周报开始,除了在博客进行更新,还会同步至 newsletter 平台 Quail,它最吸引我的是 markdown 编辑器,方便我直接复制写好的内容进行发布推送,界面简洁美观,功能不多,但胜在实用,支持绑定自定义域名。 尽管我的内容简陋,不足以作为一份 newsletter 供大家订阅,但我想将它作为一种 write in public 的形式,通过获得反馈来提升自己。 如果你对我的内容感兴趣,可以通过博客的 RSS 订阅、邮件订阅或者 Quail

By Bruce

生活记

作为数字公民的核心能力:批判性忽视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酷,并且很实用的概念。 之前在文章《过量信息引发的心理焦虑》中讨论过,移动互联网带来海量的信息资源,我们处于一个淹没在信息海洋的时代中,过量的信息阅读会带来心理上的疾病。 今天阅读了一篇德国研究学者发表的论文,Critical Ignoring as a Core Competence for Digital Citizens,其中提到了批判性忽视(critical ignoring)的概念,一种故意的忽视,它涉及选择性地过滤和屏蔽信息,以控制个人的信息环境并减少接触虚假和低质量信息的机会,我的理解是对信息的筛选和过滤。 为什么要学会批判性忽视 信息的不断涌现已经将人类的注意力转变成了一种稀缺资源,被广告商和内容提供者抢占和利用。铺天盖地的文字、图片、视频,我们的注意力日益被吸引,被各种夸张、骇人甚至扯淡的信息所吸引,信息不仅多,而且杂,许多信息未经查证被传播到网络上,比如最近的猫一杯。 在本不应关注的来源上投入努力和有意识的批判性思考意味着一个人的注意力已经被剥夺了。 我们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如果被虚假、毫无价值和意义的信息占领,本应该得到关注的却被忽视

By Bruce

生活记

评论与弹幕

我有一个习惯,看视频的时候会关掉弹幕,并且很少去看评论。 一直觉得弹幕是一个反人类的功能,尤其是某些网站在视频播放时自动打开弹幕,漫天弹幕飞来遮住了视频画面,碰上内容重复、颜色杂乱的弹幕,简直就是一种视觉上的伤害,遇上这类网站或软件,我会第一时间找到相关设置,关闭自动弹出弹幕功能。 其次,弹幕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群人围在电视机前,对电视里播放的内容叽叽喳喳地在讨论,合理的讨论能接受,说明视频的内容应该还不错,但讨论也容易变成争论,进而在电视机前或者屏幕上对骂、争吵,不同意对方的观点,我非得说几句话不可。 看个视频本身就应该是一件轻松且让人放松的事情,还得观看甚至参与别人的吵架,多累啊。 在之前的文章《互联网生存法则:不与他人争辩》中也分享过我的观点,“不能关上房门在互联网大战风车”,要从争论中走出来,往往我们觉得焦虑,很大部分原因是我们关注的太多,视频内容可以慢慢看,但弹幕和评论我觉得可以走马观花式的浏览一遍即可,不用深究每个网友发布评论或弹幕的原因,以及他发布的评论和弹幕是否正确、是否有意义、是否被我认同。 前段时间看到陈震发布测评小米 SU7 的视频之后被网友喷,说他主观

By Bruce

玩物志

Publii:静态博客的另一个选择

最近接触到一个以前没见过的静态内容管理系统,即我们俗称的静态博客生成器,Publii。从2023年提交代码至今一年多,一直在保持更新和维护,使用和部署并不难,提供了非常详细的使用文档。我借助文档,部署了一个,使用体验有点类似开源的 Gridea,都是将静态博客的部署简单化、具体化,不同的是前者更偏向 CMS,后者更着重博客。 由于自己运营着 Telegram 频道 @FindBlog,便在此记录部署的整个过程,并对 Publii 做一番简单的介绍。 Publii 是什么 项目页面介绍称,这是一款面向隐私保护、SEO 优化网站的静态内容管理系统,支持 Windows、macOS 和 Linux,能够让初学者快速且轻松地创建静态网站,这一点我相信 Gridea 已经做到了。 它将开源的 WordPress 程序与其做对比,WordPress 是基于服务器的 CMS,而 Publii 由于提供了一个易于理解的用户界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像是在服务器上使用 CMS

By Bruce

生活记

我与博客的生日

工作太忙,以至于自己的22岁生日也只是和女朋友匆匆吃了个晚饭,并一起草草记录博客的第6年。 继续借用小孙同学的照片。 我的22岁 似乎越长大,对生日越没有什么感觉。以前盼望着生日,能吃蛋糕、吹蜡烛,尽管过去年年生日都是在学校里度过,但也有一些期待和盼望,上大学之后的生日,时间自由了许多,有更多的活动可以庆祝,但我也只是趁此机会和女朋友出去吃一顿好的,然后给家里父母打个电话。 昨天是我农历22岁生日,和往常一样,周五工作日,从早上八点半到晚上五点半的重复工作,或许是因为生日,想休息一会,便调休了下午半天,回到租住的房子里美美地睡了一个多小时的午觉,醒来觉得甚是舒畅。晚上和女朋友在南昌老三样吃了一顿晚饭,没有蛋糕,没有生日歌,但有朋友和家人的祝福,自己渐渐觉得不必将生日看作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生日当天也并不特殊,对于我们自己而言,生日或许是提醒自己又老了一岁,只有对于父母而言,意义非凡。 就当我以为这次生日会如此平平淡淡地度过,公司举办了今年第一次员工集体生日会,专门为第一季度生日的员工所举办。下班之后来到会议室,桌上摆好了零食和饮料,同事来齐之后就开始了今天的生日会,i 人在

By Bruce

玩物志

使用 Vercel 免费部署 LobeChat

我在之前的文章《充分发挥 ChatGPT 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中介绍过一款开源项目——ChatNextWeb,搭配 Vercel 即可部署自己的网页对话机器人,但它仅支持对话,如果想使用 DELL·E 3 模型进行文生图,似乎无法实现。最近看到另一个类似的项目——LobeChat,功能更加齐全、丰富,UI 也更加好看,便记录一下部署过程。 LobeChat 介绍 该项目在 GitHub 上已有 17.7k stars,这几个特性比较吸引人: 1. GPT 视觉认知。支持了 OpenAI 最新的 gpt-4-vision 模型,视觉识别,只需上传图片,即可识别图片内容,然后基于此进行对话。 2. TTS & STT 语音会话。这一功能在

By Bruce